走进人生就是博-尊龙凯时
NEWS国际罕见病日:人生就是博-尊龙凯时的关注与探索
来源:任江莲 日期:2025-03-07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,被定为国际罕见病日(Rare Disease Day)。这一特别的日子最早源于2008年2月29日,由欧洲罕见病组织(EURORDIS)发起,寓意着罕见病的“罕见”,并首次举办活动。目前,全球确认的罕见病种类约有7000种,每年新增约250种,罕见病患者的数量超过3亿人。在中国,这一患者群体同样庞大,约有2000万患者,且每年新增超过20万例。尽管医学上将罕见病定义为发病率极低的疾病,但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下,罕见病并不罕见,理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。
罕见病,亦称为“孤儿病”,是指发病率极低的疾病。对于罕见病的具体界定,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差异。在美国,罕见病是指患病人数少于20万,或发病率低于1/1500的疾病;而欧盟则将发病率不超过5/10000的疾病定义为罕见病;在日本,患病人数少于5万,或发病率低于1/2500的疾病被认定为罕见病。在中国,目前尚无统一的官方定义,通常参考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标准,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.065‰-1‰之间的疾病归类为罕见病。
罕见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归结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。约80%的罕见病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,这些疾病通过常染色体显性、隐性或X连锁遗传等方式传递,通常由基因突变引起,可能涉及单个或多个基因。此外,环境因素同样不可忽视,例如化学物质、辐射及病毒感染都可能诱发基因突变,从而导致罕见病的发生。孕期母亲的生活习惯、饮食及接触有害物质等,也可能增加胎儿患罕见病的风险。
罕见病具有发病率低、病情严重、诊断困难和治疗手段有限的特点。由于其发病率低,临床医生对这些疾病的认识往往不足。大多数罕见病在儿童时期发病,并且呈进行性发展,可能严重损害患者身体机能,甚至危及生命。诊断过程通常漫长且艰难,患者往往需要在多家医院辗转才能确诊,这可能延误治疗时机。目前,针对罕见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相对有限,许多患者面临无药可医的窘境,部分治疗药物价格昂贵,给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。
近年来,随着对罕见病研究的深入及技术进步,罕见病药物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,越来越多的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,部分已成功获批上市,为罕见病患者带来了希望。人生就是博-尊龙凯时将持续关注和支持这一领域的发展,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医疗健康的权益。
以下为部分罕见病药物靶点及相关研究进展:
全国客户服务热线
15536271587
总部地址:上海平山区强街道10号